html5的登录模板免费下载(h5登录界面模板带源码)
距离注安考试剩余最后3天,【注安密押系列】继续更新,今日更新《猛龙过江口袋书》的内容,注安所有科目均会更新,需要的朋友可以收藏关注,之后继续更新,资料含金量非常高,具体大家看内容可以了解到其含金量。
其余密押资料,均已更新在微信小程序“题代表”内,全科密押资料都有,大家直接扫码去观看或下载即可。
注安的考前密押资料共享群,需要的考友可扫码进群
化工
第四章 化学品储运安全技术
高频考点一、常用储存设施及附件和罐区安全技术
一、化学品储存设施的选用
(1)储罐应地上露天设置,有特殊要求的采取埋地方式设置。
(2)易燃和可燃液体储罐应采用钢制储罐。(3)液化烃等甲A类液体常温储存应选用压力储罐。
甲 A 类液化烃,例如丁二烯、液化气、二甲醚、液化乙烯、丙烯、丙烷、乙烷,故使用压力容器。以安全阀、爆破片为安全泄压装置。
(4)储存沸点低于45℃或在 37.8℃时饱和蒸气压大于 88kPa 的甲B类液体,应采用压力储罐、低压储罐或降温储存的常压储罐。
(5)储存沸点大于或等于 45℃或在 37.8℃时饱和蒸气压不大于88kPa 的甲 B、乙 A 类液体,应采用浮顶储罐或内浮顶储罐。
1.低沸点的甲B类液体(沸点低于45℃),为降低泄漏量优先采用压力罐或者低温低压罐。
2.高分沸点的甲 B、乙 A 类液体,常温常压下呈现液相形式但是易挥发损耗量大,故设置成浮顶罐利用浮盘覆盖液面降低损耗量。
(6)储存乙B和丙类液体可选用浮顶储罐、内浮顶储罐、固定顶储罐和卧式储罐。
(7)容量小于或等于 100m3 的储罐,可选用卧式罐。
(12)酸类、碱类宜选用固定顶储罐或卧式储罐。
展开全文
(8)(外)浮顶罐应选用钢制单盘或双盘式浮顶。
(9)内浮顶储罐的内浮顶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采用金属内浮顶且不得采用浅盘式或敞口隔仓式内浮顶。
③直径大于 48m 的内浮顶储罐,应选用钢制单盘式或双盘式内浮顶。
二、常压和低压储罐附件的选用
(4)储存甲B、乙类液体的固定顶罐和地上卧式储罐、采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密封保护系统的储罐通气管上应安装呼吸阀。
(5)储存甲B、乙、丙类液体的固定顶罐和地上卧式储罐,储存甲B、乙类液体的覆土卧式储罐,采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密封保护系统的储罐应在其直接通向大气的通气管或呼吸阀上安装阻火器,内浮顶储罐罐顶中央通气管上应安装阻火器。
三、储罐附件
(一)储罐一般附件
扶梯和栏杆、人孔、 透光孔(采光孔)、量油孔、脱水管(放水管)、泡沫发生器、接地线。
(二)轻质油储罐专用附件
(1)储罐呼吸阀。储罐呼吸阀是保证储罐安全使(均压)用,减少油品损耗的附件。
(2)液压安全阀。液压安全阀的工作压力比机械呼吸阀要高 5%~10% ,额定通气量和机械呼吸阀一致。当机械呼吸阀因阀盘锈蚀或卡住失效时代替呼吸阀,起到安全密封和防止损坏的作用。
(3)阻火器。和呼吸阀、安全阀串联在通气管上,防止外部飞火进入设备内部。
(4)喷淋冷却装置
【化工安全】最新上架《绝密三页纸》,需要的朋友点击图片去小程序直接下载
12.1.5 储罐应设消防冷却水系统。消防冷却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容量大于或等于3000m³或罐壁高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地上立式储罐,应设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
2.容量小于3000m³且罐壁高度小于15m的地上立式储罐以及其他储罐,可设移动式消防冷却水系统。
喷淋系统应设控制阀和放空阀,且均应设在防火堤外,距被保护罐壁不宜小于15m,控制阀后及储罐上的喷淋管道应为镀锌钢管,喷淋水进水立管下端应设排渣口。
(三)内浮顶罐专用附件
通气孔、静电导出装置、防转钢绳、自动通气阀、浮盘支柱、扩散管、密封装置及二次密封装置、中央排水管。
核心推论之内浮顶储罐和气柜的专用附件:①内浮顶罐:通气孔、静电导出装置、防转钢绳、自动通气阀、浮盘支柱、扩散管、密封装置及二次密封装置;②气柜:通气孔、静电导除装置、防回转装置、立柱和导轨、密封装置。
四、防火堤要求
(参照 GB50074 估算)
防火堤内的有效容量,不应小于罐组内一个最大储罐的容量。地上立式储罐的罐壁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卧式储罐的罐壁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地上储罐组的防火堤实高应高于计算高度0.2m。
二、防火堤要求
防火堤应能承受在计算高度范围内所容纳液体的静压力但不应泄漏;防火堤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5.5h。
管道穿越防火堤处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严密填实。
在雨水沟(管)穿越防火堤处,应采取排水控制措施。
多品种的罐组内下列储罐之间应设置隔堤:
①甲 B、乙 A 类液体储罐与其他类可燃液体储罐之间;
②水溶性可燃液体储罐与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储罐之间;
③相互接触能引起化学反应的可燃液体储罐之间;④助燃剂、
强氧化剂及腐蚀性液体储罐与可燃液体储罐之间。
(3)隔堤内沸溢性液体储罐的数量不应多于2座。
(5)隔堤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建造,高度宜为0.5~0.8m。
三、成品油储罐隐患排查(防火堤罐区长 78m、罐区宽 58m),防火堤内布置 2 个 5000m3 立式固定顶柴油罐(丙 A 类液体、罐壁板高度 20m、直径 18m)、4 个 1000m3 的立式固定顶原油罐(乙类液体、罐壁板高度 13m、直径 10)。
(1)柴油罐之间的防火间距 5.0m。
(2)柴油罐据防火堤内基角线的防火距离 9.0m。
(3)防火堤耐火完整性 5.5h 但不具同等级耐火隔热性。
(4)防火堤破损泄漏处采用难燃性材料严密封堵。
(5)防火堤的堤高按照 1.5m 确定。
四、甲苯内浮顶储罐区消防设施改造
甲苯内浮顶储罐区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设置不到位,依据中国规范进行消防设施改造。消防设施改造中,应同时考虑防灭火要求也要考虑阻火限制要求。
高频考点二、汽车装卸作业安全技术
化工企业公路装卸主要是指各类化工产品、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等产品的装车,危险化学品卸车等。
一、装卸站台
(1)装油台的位置应设在库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3)汽车装油站台,一般为半敞开式或敞开式建筑,装油站建筑物通风必须良好。
(4)向汽车罐车灌装甲B、乙、丙A类液体宜在装车棚(亭)内进行,甲B、乙、丙A类液体可共用一个装车棚(亭)。
(5)汽车油罐车的液体灌装宜采用泵送装车方式。有地形高差可供利用时,宜采用储油罐直接自流装车方式。
(8)汽车油罐车向卧式容器卸甲B、乙、丙A类液体时,应采用密闭管道系统。
(9)液体装车流量不宜小于 30m3/h,但装卸车流速不得大于 4.5m/s。
(10)采用上装鹤管向汽车油罐车灌装甲、乙、丙A类油品时,应采用能插到油罐车底部的装车鹤管。鹤管内的液体流速,在鹤管口浸没于液体之前不应大于1m/s,浸没于液体之后不应大于4.5m/s。
(11)建筑物、设备和装卸台设置静电接地和避雷装置。
(12)电气设备和照明要符合防爆要求。
其他
评审程序
(1)评审准备:
成立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
落实参加评审的专家;将应急预案、编制说明、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及其他有关资料在评审前送达参加评审的单位或人员。
(2)组织评审。
评审采取会议审查形式,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参加评审的专家共同推选出的组长主持,按照议程组织评审;
表决时,应有不少于出席会议专家人数的三分之二同意方为通过;评审会议应形成评审意见(经评审组组长签字),附参加评审会议的专家签字表。
表决的投票情况应当以书面材料记录在案,并作为评审意见的附件。
(3)修改完善。
生产经营单位应认真分析研究,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评审表决不通过的,生产经营单位应修改完善后按评审程序重新组织专家评审;生产经营单位应写出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的修改情况说明,并经专家组组长签字确认。
8、批准实施
通过评审的应急预案,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实施。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
(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
(三)安全生产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五)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需要修订预案的重大问题的;
(六)编制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应急预案的体系:
综合-各种事故-综合预案
专项-具体的事故、重要的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现场处置方案-具体的场所、装置、设施(应急处置措施)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总则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应急响应
4)后期处置
污染物处理、生产秩序恢复、医疗救治、人员安置、善后赔偿、应急救援评估等
5)应急保障
【其他安全】已上架《绝密三页纸》,需要的朋友点击图片去小程序直接下载
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说明专项应急预案适用的范围,以及与综合应急预案的关系。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及构成单位(部门)的应急处置职责,应急组织机构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
应急组织机构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各小组具体构成、职责分工及行动任务,建议以工作方案的形式作为附件。
3.响应启动:明确响应启动后的程序性工作,包括应急会议召开、信息上报、资源协调、信息公开、后勤及财力保障工作。
4.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明确应急处置指导原则,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5.应急保障:根据应急工作需求明确保障的内容。
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内容:
1、事故风险描述
简述事故风险评估的结果。
2、应急工作职责
明确应急组织分工和职责。
3、应急处置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应急处置程序。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同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衔接程序。
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从人员救护、工艺操作、事故控制、消防、现场恢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
3)明确报警负责人以及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4、注意事项
包括人员防护和自救互救、装备使用、现场安全方面的内容。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建筑
第六章 脚手架、模板工程安全技术
1.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和编制依据;
(2)脚手架类型选择;
(3)所用材料、构配件类型及规格;
(4)结构与构造设计施工图;
(5)结构设计计算书;
(6)搭设、拆除施工计划;
(7)搭设、拆除技术要求;
(8)质量控制措施;
(9)安全控制措施;(10)应急预案。
2.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应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使用:
(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2)首层水平杆搭设后;
(3)作业脚手架每搭设一个楼层高度;
(4)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支座、悬挑脚手架悬挑结构搭设固定后;
(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每次提升前、提升就位后,以及每次下降前、下降就位后;
(6)外挂防护架在首次安装完毕、每次提升前、提升就位后;
(7)搭设支撑脚手架,高度每 2 步~4 步或不大于 6m。
三、悬挑式脚手架
悬挑架的支承结构应为型钢制作的悬挑梁或悬挑桁架等,不得采用钢管;其节点应螺栓联结或焊接,不得采用扣件连接。
悬挑钢梁前端应采用吊拉卸荷,结构预埋吊环应使 HPB235 级钢筋制作,但钢丝绳、钢拉杆卸荷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
型钢悬挑梁宜采用双轴对称截面的型钢。悬挑钢梁型号及锚固件应按设计确定,钢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60mm。
悬挑梁尾端应在两处及以上固定于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上。锚固型钢悬挑梁的 U形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6mm。
每个型钢悬挑梁外端宜设置钢丝绳或钢拉杆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斜拉结。
钢丝绳、钢拉杆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钢丝绳与建筑结构拉结的吊环应使用HPB235级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20mm。
悬挑钢梁悬挑长度应按设计确定,固定段长度不应小于悬挑段长度的1.25倍。
四、操作平台
(一)移动式操作平台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架体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从移动式的特点方面考虑移动式操作平台的面积不应超过10
㎡;为防止操作平台倾覆,其高度不应超过5m;
为保证操作平台整体稳定性,其高宽比不应大于 2:1;为保证操作平台整体安全, 其所承受的施工荷载不应超过1.5kN/㎡。
(4)操作平台采用φ48.3mm×3.6mm
钢管扣件连接,亦可采用门架式部件,按产品要求进行组装。
(5)单独设置的操作平台应设置供人上下、踏步间距不大于 400mm 的扶梯。
(6)操作平台四周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7)移动式操作平台在移动时,操作平台上不得站人。
(8)平台的次梁间距不应大于40cm,台面应满铺 5cm厚的木板或竹笆。
(二)落地式操作平台
落地式操作平台的架体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落地式操作平台的面积不应超过10㎡,高度不应超过15m
(对比5m),高宽比不应大于3:1(对比2:1)。
(2)施工平台的施工荷载不应超过 2.0kN/㎡(对比 1.5kN/㎡),接料平台的施工荷载不应超过 3.0kN/㎡。
(3)落地式操作平台应独立设置,并应与建筑物进行刚性连接,不得与脚手架连接。
【建筑】已上架《绝密三页纸》,需要的朋友点击图片去小程序直接下载
第二节模板工程安全技术三、荷载规定
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荷载分项系数:永久荷载为 1.2,活荷载为 1.4。
钢模板及其支架的荷载设计值可乘以系数 0.95 予以折减。采用冷弯薄壁型钢,其荷载设计值不应折减。
荷载组合:
按极限状态设计时,其荷载组合应按两种情况分别选派:
(1)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
(2)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采用标准组合。
五、模板安装
(一)模板安装的规定
(1)对模板施工单位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应是具有资质的单位。
(4)竖向模板和支架支承部分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如钢管垫板上应加底座。
(6)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六、模板拆除
拆模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拆模申请要求
拆模之前必须有拆模申请,并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时,技术负责人方可批准拆模。
(二)拆模顺序和方法的确定
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根据模板设计的规定进行。
模板设计无规定时,可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顺序进行。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架。
(三)拆模时混凝土强度
拆模时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柱、墙的侧模板,只要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即可拆除。
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N/mm²即可拆除。
(2)承重模板,包括梁、板等水平结构构件的底模,应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规定,方可拆除。
(3)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暂停拆模,
经妥当处理,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
(4)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的使用荷载。
(四)现浇楼盖及框架结构拆模一般现浇楼盖及框架结构的拆模顺序如下:
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
END
ANTI DRUG DAY
【提前收藏】
考前画书
考后在线估分直播(题目精准)
童鞋,看这里
注安的考前密押资料共享群,需要的考友可扫码进群